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2 / 2)

权倾南北 然籇 1295 字 1个月前

诸如把目光从陆地转移到海洋上。

看着杨素等人的背影,李荩忱相信刚才自己的一番提点,杨素等人应该会有所领悟。

李荩忱喜欢任用和提拔年轻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年轻人,更因为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强、也更倾向于革新。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只有年轻人才能更快的摒弃传统的思想,去努力接受新的事物。

缺少的经验可以继续培养,但是缺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那就没有办法培养了。

这一次南方之战,李荩忱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控制南方,而在于让大汉军事系统进行一次从上到下的磨合,在这之前,大汉的军队虽然军规严格,但是组成却怎么看都有些混乱。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归属于不同的队伍,而李荩忱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将对自己队伍的归属感转变为对整个大汉军队的归属感,之后更方便李荩忱进行军队制度的改革和军队的调动。

另外火枪在大汉军队之中的列装意味着汉军将士必须要尽快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并且学会如何和火枪手配合作战。没有什么比来一场实际的战争更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的了。

相同的道理也体现在陆军和海军的合作上。

这些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将会加深各个兵种对于自己工作和职责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协同作战。

协同作战,这就是李荩忱之后留着对付宇文宪的撒手锏。

同时通过这一场战争,也是为了让南中、岭南各部尽快的融入大汉军队,毕竟在这之前,他们虽然保持有汉军的编制,但是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这样会给动乱埋下隐患,只有让这些军队彻底融入汉军的体系之中,才能确保他们和汉军一样忠诚于大汉,而不只是忠诚于他们的酋长或者某个将领。

大汉的军事体系是整个大汉制度之中最先进行改革的,但是当时受制于现实需求,改革进行的实际上也不算彻底,归根结底现在大汉还是奉行的各个将领统带自己的兵马的政策。

这种从先秦时期就延续下来的政策,在东汉末年达到全盛,朝廷的军队几乎都变成了将领的私兵,这就意味着朝廷需要保证的是将领的忠诚,只要将领们忠诚,士卒也会忠诚,反之亦然。

而朝廷对军队,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掌控能力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世家的崛起,将领们也就变成了世家之中的将门,对于军队的掌控只多不少。

朝廷可以随意调动将领,但是不能调动将领麾下单独的哪队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