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后院着火(1 / 2)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600 字 1个月前

他朱由检是知道后世听诊器,所以才捣鼓出了这么一个硬质筒听诊器。

他这个创意,来源于乐事薯片的硬质筒。

确切的说,他在后世的记忆里,曾今看到过一个报道。

中部战区总院在庚子年,迎战疫情期间,发布在esc《欧洲心脏病杂志》影响因子23的英文国际论文,这个因子几乎可以在实验室里,可以横着走那种成果,甚至还能影响到本学校是否可以成为双一流的重大成果。

是为了解决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因为防护服无法使用听诊器,又没有蓝牙听诊器的一种应急手段。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和应变能力。

其实有很多奇异故事,我们不知道其真假,比如美利坚航天部门,首次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他们很快接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钢笔根本写不出字来。

于是,他们用了十年时间,花费一百亿美圆,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体,甚至在摄氏零下300度也能书写流利。

而俄罗斯人在太空中一直使用铅笔。

这个奇异故事的背后,是摄氏零下三百度是不存在的。

而且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宇航员在太空都是使用失重笔,因为铅笔的石墨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在太空,尤其是空间站的高精密电子设备环绕的密闭空间里,使用铅笔的后果,很容易放个谁都看不到的烟花。

而朱由检这个奇异故事,却是经过现实的毒打和考证,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雷奈克未曾发明听诊器之前,医生们在听诊的时候,只能选择一种无奈的方式,就是将身体紧紧的贴在病患的背后,听一下病患肺部和心脏的声音是否正常。

为了听的更加清楚,医生们往往会选择一种极限贴近,甚至还有另外一只手搂着病患的腰身,才能听清楚心跳的声音。

如果是一个抠脚大汉,那搂着听自然是无碍,但是若是对方是一个贵妇呢?

这种趴在贵妇背后,一只手紧紧搂着腰的听诊,但凡是有些经历的人,都清楚这个姿势和动作,很容易就出现一些桃红色的故事。

这些桃红色的故事,结局有可能是私奔,也有可能是医生被贵妇们的丈夫,活活打死。

当然医学生直到贰零二零年,也没有原谅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当然兽医除外,他们要给猪羊们听诊,当然不愿意搂着听。

张嫣拿过了朱由检卷起的硬质筒,上面还写着三个字“听诊器”,这个万岁爷倒是极为有趣,她回头对着朱由检展颜一笑。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种带着病态中虚弱、迷离和一丝丝依靠的眼神与笑容,让朱由检一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

朱由检拿起了桌上的手抄本,十分严肃的说道:“王伴伴,这是手抄本吗?写的字倒是极其的工整,朕非常喜欢,不错。这个毕拱辰的字,很是不错,你留意一下他。”

王承恩摸了摸鼻尖,略微有些尴尬的低声说道:“万岁爷,你拿颠倒了。”

“是吗?”朱由检满是笑意的将手中颠倒的手抄本,不动声色的颠倒过来,毕拱辰的字,的确非常的周正。

朱由检翻动着书籍,不住的点头说道:“王伴伴,让张大本去问田尔耕要几具挂在黑眚旗上的尸首,将这些内容应征一遍,再校对好,挑几个胆子大的画师,将这些画,画的更加详细一些。”

“最终修订后,让朕审阅下,让汉经厂、道经厂、番经厂将这两本书皇刻之后,送到太医院,命令太医院全国的惠民药局的书堂都要加上这本书,作为教材。”

汉经厂、道经厂、番经厂是司礼监下辖的三处专门负责刊印书籍的三处印刷厂,而国子监也有外三厂的印刷厂,国子监、司礼监内三厂的印刷厂,都是皇刻。

与皇刻区分的有大明藩王刻印,叫做翻刻。而以建阳(福建)书坊为首的大明书坊印刷业,叫做坊刻。

王承恩露出了了然的笑容,他在太医院御院房的时候,就知道万岁爷会喜欢这些。

他轻声说道:“万岁爷,臣以为还是暂时印一些,得让各州府县惠民药局的大使们先学会,等到最终修订稿子出来了,也好传授。”

朱由检点头说道:“主意不错,就这么办。还有这个张太医说的三证循证法,你让司礼监和太医院对接一下,张大本的主意很好。司礼监可以议一议,就照办。”

王承恩这才接过了奏疏,翻看了两眼,恶狠狠的盯了张大本一眼!

被大珰盯上的感觉哪里能好?

张大本如同被毒蛇咬了一口一样,猛然一抖。

他作为皇帝的大伴,但是随时时刻谨记自己的本分,自然是没有打开看过这本奏疏,没想到这张大本居然是旧事重提!

王承恩俯首说道:“臣以为司礼监不通药理,可拿药方到民间隐秘的征询,若是司礼监和太医院有异议,可召集京师名医来判断药方的真伪,由大理寺卿、司礼监、锦衣卫共同督办。”

“让你拿去议一议,明天给朕个答复。”朱由检点头,倒是看到了王承恩的眼神,轻轻点了点桌子,看着王承恩不说话。

王承恩最懂皇帝,他长揖俯首说道:“臣失态了。”

朱由检不怪罪王承恩,他是内侍的大珰,整个内署都以他的命令而运转着,若是他不能够、不敢为了内侍们在皇帝面前争利,那他还做什么司礼监提督太监?

这种三征法,其实就是魏忠贤给天启皇帝落水后看病的法子是一样的,魏忠贤遍访名医垂询药方,内官监报备了药方,熬药有太医院和太监共同监管熬制。

但是熬出来的药,水汪汪的,天启皇帝不大愿意喝,而后就是兵部尚书霍维华献上了灵露饮,喝了几个月的米汤,不吃肉、不吃鸡子,哪里补充蛋白质?

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重危,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