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高皇帝远(1 / 2)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2657 字 1个月前

朱由检深深的叹了口气,大明的社会是极其割裂的,大明的社会模型从建国时候的纺锤体模型,已经向着金字塔模型转变。

若仅仅是金字塔模型,朱由检还有信心面对建奴的冲击,至少在农民军攻入京师之前,干翻建奴的信心还是极强的。

但是大明的金字塔模型,金字塔上的明公们,并不甘愿与二八原则,正在奋力的向上突破。

二八原则,社会上八成的财富、生产资料和发言权,都掌握在两成人的手里。

如此巨大的贫富之间的差距,难道明公们依旧不满足吗?

没错。

他们正在继续向上突破着,他们借用各种经纪买办之手,正在努力的突破着,他们意图掌握这个社会上十二成的社会资源,然后让剩余的八成人,承担这超出百分之百外的百分之二十的债务。

这种债务,在大明的世界里,就是利用各种驴打滚的高利贷,还有卖身契、江南奴仆、长工、包工、家人、群小等形式,约束人身自由进行还债。

这种剥盘与榨取,是将已经成为了干苗的大明百姓,榨出最后一丝血来。

大明的明公、勋戚、缙绅、巨贾再通过社会捐赠的方式,送到东西舍饭寺的粥棚、养济院里去刷自己的名望和对自己进行包装。

一个生活在大明的正常人,不算那些打小被卖掉做包工奴、长工、奴仆的这些人,正常出生于小型商贩、富农家中的百姓,他创造的了十分的价值,而大明的明公、勋戚、缙绅、豪商巨贾们,将会拿走十二分,剩余的将会是伴随一生的“债务。”

当明公们戳破了天花板,从二八理论向上突破的一瞬间,大明这棵参天大树,将会立刻应声而倒,寄生于这课大树的寄生虫们,因为长得足够的膘肥体壮,可以攀附到新生代的大树上,继续压榨着民脂民膏。

国朝的灭亡与否,与座位上的皇帝到底姓朱还是姓李,还是姓爱新觉罗,都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事实上,鞑清的政权,在入关的时候,是非常开放、包容,甚至会均分土地,分配生产资料给所有人,以此来笼络人心。

但是入关之后,有雄心的黄台吉已经一命呜呼,而新的名义统治者福临,年纪又太小了。

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并不是一个多么具有抱负的人,他选择了一种妥协的方式,接受了这些寄生虫,选择了妥协,而不愿意更为精细的打理这个国家,选择一种粗暴的血腥的,他们三兄弟惯用的镇压策略去统治。

最终导致了鞑清在入关之后,严重的营养不良。

即便是朱由检一万个看不上黄台吉,他胆小,怯懦,还十分的小心眼,对权力看的比什么都重,但是相比较之下,黄台吉的雄心,还是要比多尔衮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段位。

朱由检从来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是一个国家主义者。

大明的明公们正在向上突破,而他们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大明皇帝,这个以大明百姓的意念而凝聚成、具现的现实的概念。

当皇帝在违背他们的意愿,阻挡他们向上突破的时候,他们就会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让这个身上有着浓郁的神话色彩,而却会被现实击败的皇帝,一命呜呼。

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在大明的框架下,突破这一层天花板,但是建奴来了,他们就可以突破自己本身的上限了。

“朕理解这些个,又有什么用呢。”朱由检叹气的说道。

他自问自己不算是一个昏聩的君主,但是这次的耿如杞大胜建奴,却在大明没有掀起任何的风浪。

这让这个年轻的天子,有些茫然,有些无错。

“万岁!臣以为!有用!”孙传庭忽然站了起来,十分恭敬的行了个稽首礼,大声的说道。

有用吗?

朱由检坐在皇位上,他坐的太高了,他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这么些日子,到底做的这些看似无关的小事,对大明造成了多少的影响,正如黄台吉所言,专尚奸谗,蔽主耳目。

他看不清楚。

但是孙传庭不同,他能够看得清楚。

孙传庭继续保持着自己高亢的声音说道:“万岁,天下万民,日日夜夜盼明主,已经盼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眼下,我们盼到了明主。”

“好了。”朱由检示意孙传庭这个赞歌不要再继续唱下去了,现在的孙传庭未建巨功,再这么唱下去,御史言官的弹劾的奏疏,能把孙传庭给淹了。

媚上,可是污点。

“进入今天的廷议吧。”朱由检挥了挥手,示意孙传庭坐下。

“大战必有大疫,山西巡抚兼礼部尚书耿如杞上奏议防疫之策。议!”王承恩高声的说道。

今天的廷议多了三个座位,乃是太医院的院判和两名太医,太医院院判吴万参,太医院太医吴又可和张大本。

廷议正式开始,而此时的归化城方向,耿如杞皱着眉头看着案牍上的公文。

万岁让他派个人去喀喇沁部,他直接犯了难。

派了人,就坐实了他大西王的诨号,这不是什么好名号,即便是大明皇帝不在意,但是君臣毕竟有别。

他不派人去,就是不尊圣命,抗旨不尊。

有些时候,万岁拍脑子说的话,会给他们这些个臣子极大的困扰,尤其是本身就困顿于大西王和宣府巡抚沈棨资敌之事的耿如杞,更是难办。

天子派了使者,他一个地方巡抚再次派出使者,这是什么?这是僭越。

这种事,万岁派个使者去孙苏那边说一声就是,孙苏自诩乌梁海氏,朵颜三卫的嫡系,对于大明正式对他们的拉拢,并且许诺贡格尔草原的放牧的权力,对于喀喇沁部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是王承恩不懂为臣之道,在万岁说起此事的时候,为何不从旁侧提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