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1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308 字 1个月前

当年汉王潜入京师劝降李景隆的时候,用过庆元和尚配制的迷|香。而今如同世事轮回、反治其身!这次放置在文楼里的迷香,会是出奇制胜的关键一击。

事出仓促,也正因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汉王才不可能知道皇帝驾崩。他必然在毫不知情下,进宫、走进文楼,接着吸两口迷香,大事可定。

一时间大伙儿谁也想不出来,汉王在不知宫中内情下、有任何可能逃脱!

然而对付汉王这样的人,毕竟是大事。张氏提出封锁四道宫门的后手,还是有必要准备的。双管齐下,不给汉王以丝毫机会。

四道宫门,其中进入三大殿区域的文楼、以及谨身殿后面的小门,都是朝东面开的;几乎不需要人防守,只要从里面关闭宫门,外面的人休想进来。

所以只要派个大臣带人去传旨,非有诏令打开宫门,守着门里面就行了。

而出皇宫的两道门,一道左殿门,也是面向东面开的;关门的法子如文楼一样。只有皇宫的东华门,如果宫里的人要出去,可以从门里面强行打开宫门;不过金吾左卫谭清的人守在那里的,有兵马!

考虑到汉王如果没被文楼的迷|香迷|倒,任由他在宫里乱窜也不好;汉王有了喘息之机,说不定闹出甚么幺蛾子出来,比如找到了啥东西爬墙,流窜到皇宫别的区域去,弄得鸡飞狗跳人尽皆知……所以到那时候谭清须得“奉诏”带兵进宫,瓮中捉鳖。

但是要调谭清进宫,须得皇帝的圣旨,最好太子明天坐车亲自去东华门。

……守卫皇城的军队,是皇帝亲军,洪武时有十二卫兵马,其中锦衣卫属于其中之一,守卫午门外面。

永乐朝,朱棣增设亲军十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谭清领金吾左卫在东华门附近。

亲军二十二卫,不受五军都督府节制,只听命于皇帝调遣,平时不能妄动。不过皇帝一般不调动他们,所以诸将只需按照制度,好好戍守自己的地方。

皇帝亲军有事才会奉命进宫,一般也只有锦衣卫进来,锦衣卫将士就算进了午门,也止步于奉天门;作为服侍皇帝御门听政的跟班。非奉诏,军队肯定不能进宫,否则视同谋|反!

而且诸卫兵马不是主将一个人说了算的,还有副将、文官、官宦共同监督,甚至军士里还有密探和奸谍相互盯着。亲军诸将稍有异动,后果就非常严重;而抗旨或谋|反,可能武将片刻后就要背后挨一刀,脑袋被人拿去领赏了。

各王朝兴衰更替,至今早已过了唐朝禁军大将勾结宦官就废立皇帝、五代禁军直接轮流坐庄的时代。那些往事不太可能再发生了。

因为这些情况,金忠等官员都认为,只要没有确定圣上驾崩,朝廷大臣、勋贵、军队都不可能妄动。

如果未曾事先谋划,没有人会单独跳出来,太危险了。而人天生就会恐惧,孩儿出生时只会哭不会笑,就是因为畏惧这个初来乍到的陌生世间。

要办大事,只有像东宫这样,许多人在一起达成共识制定方略,还得有一个带头人。这个带头人,必须有名分、有前途,让大家觉得大事成功了能得到足够的回报,这个人就是皇太子!不然,难道只因为觉得他人好、便要提着脑袋跟着他卖命吗?

……于是大伙儿商议了大的对策。其一,秘不发丧。待局势稍定,移圣上遗|体于乾清宫,称圣上龙体欠安,太子“奉诏”带着人亲自侍奉,每日照常进饮食。接着太子去坤宁宫与皇后商议,徐皇后是个很识大体提的人,只要争取得到皇后的懿旨,便可召集满朝文武、上殿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