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大多数臣工也如刘协一样,似乎看到了希望,朝堂上前所未有的热络。
朝堂上的热络姬溪是看不见的,也不想看见,他此时正在第七师中,盯着墙上那副巨大的军事布防图,正在做最后的确认。
确认之后,又另画了三幅,着人给姬昀,吕春,贾诩三人送去,询问他们的意见。三人的意见陆续到达后,姬溪结合起来,再次做了细微的调整,而后落定。
调整后的军队,除非官府请求援助,否则便不再对内履行职责。
姬溪的军队一共八个师,这一编制不便。第一师徐荣,第二师高顺,守第三师郝昭,第四师胡轸,第五师赵云,第六师马超,第七师张统,第八师贾诩。其中,除了马超是被破格提拔上来的外,余者基本上没变。
要着重说一下第七师,此次调整,除了军队撤出城池之外,最大的改变便是第七师。原先的第七师,常备军只有四万兵马,可调整之后,足足增到了十万,且,各师以旅为单位前来第七师受训的规矩还仍旧不变,也就是说,第七师多数情况下兵员达到了十五万,足足是兵员总量的一半。
这些兵是从哪来的呢,当然是从各师抽调的。这个想法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计划,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罢了,此番趁着这天时地利人和,所幸便将之落实了下来。
而姬溪之所以执意扩充第七师的规格,自然是有不得不为的理由。
一者,姬溪虽然愿意相信徐荣等师长的忠诚,但人心隔肚皮,谁也无法保证,万一他们行为不轨甚至是投敌叛国,带来的危机是致命的。史景之乱和刘协的猜疑,更加令姬溪艰信这一点。
二者,眼下天下四分,小规模的战争已经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想要左右胜局,必须是大规模的作战。而大规模作战,更加注重的是军队的协调能力,如此一来,将大军收拢一起训练磨合,显然是更加有益的。
由此两点,足以让姬溪下定决心。虽然知道此举会令各师长心生不悦,但时势使然,姬溪也相信徐荣赵云等人能理解自己。事实也是如此,各师长未有丝毫的耽搁和抗拒,规规矩矩的执行了姬溪的命令。
而后,第七师便成了姬溪的直属军团,常备十八个旅,另有七个旅轮换前来受训。需要提一下的是,黄忠现在便是第七师的一个旅长,兼副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