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所见(1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3723 字 27天前

中午,西阳城热闹非凡,书肆街,身着便服的李纲在某间书肆内翻看书籍,这书他当年看过,看的还是竹书,名为《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由东晋常璩于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间撰写,记载着巴蜀之地的历史。

全书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等,共十二卷,李纲当年求学时,看的是沉甸甸的竹书,而如今手上却是轻飘飘的“线装书”。

轻归轻,书的用纸不错,上面的文字清晰,李纲粗略看过去,书中内容没现错漏之处,《华阳国志》他可看了许多遍,本卷《刘先主志》亦是其中之一。

书肆伙计将一篮书提了过来,将当先一本放到他案前:“客官要的书来了。”

李纲拿起那本书,封面上三个字十分显眼:越绝书,下面又有一行字:外传记宝剑篇。

《越绝书》,所载内容时间跨度大约是以春秋至战国初期,主要是吴越争霸的历史,还记载着吴越地区的各种风土人情,是地方志的鼻祖。

其上所载,如勾践行计倪、范蠡之术,其道在富米贵谷,在太史公的《史记》里亦有相似内容,还有许多内容,可以和《史记》、《左传》相互印证。

这书他只看过几卷,还是当年帮人佣书补贴家用时看到的手抄本,而《外传记宝剑篇》就是他亲手抄写过的一篇,记忆犹新。

如今黄州书肆居然有全套《越绝书》出售,价格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真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想想那些只闻其名,却未能得见的篇章,李纲就有些激动。

轻轻翻过封面,映入眼帘的是本书之序。

黄州书肆的书和别处不同,是“印刷”出来的,其源头当然是来源于手抄本,而手抄本的质量很难保证,毕竟历经数百年的传抄,其内容很容易有错漏之处。

所以需要校书,并将本书可能存在的问题,事先向读者声明,以免误人子弟,这些声明就在序中。

校书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大家看的基本都是手抄本,原版大多由高门望族世代保存,不能你有错就有错,所以校书的人必须是公认的饱学之士,出来的话得有权威。

李纲看向序的末尾,却见一行字迹:“校书:信都刘焯”。

信都刘焯,字士元,名扬士林的二刘之一,精通南学、北学的经学名家,即便是经学传家的高门子弟,或者成名已久的大儒,都没几个能辩得过这位。

李纲家乡在河北,又是读书人,信都刘焯的名号对他来可谓如雷贯耳,有这位做校对,本书质量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不服?可以去和刘士元辩论啊,看到时候是谁下不来台!

但李纲也有疑虑:会不会是有人借用刘焯的名号,随便出本书就是刘焯校对过的?

有可能,毕竟买书的不可能找到刘焯,问这本书到底是不是他校对的。

“店家。”

“客官有何吩咐?”

“这套《越绝书》是求学社出版,可贵店似乎不是求学社肆宅?”

“客官得极是,《越绝书》为求学社出版,校书的是信都刘士元,不过黄州书肆已经联合,各家独版的书籍相互间可以低价拿货,所以鄙店亦有《越绝书》出售,售价不比求学社高多少。”

伙计见多识广,见这位有疑问,琢磨对方多半是担心有人冒名顶替,所以按着路数继续介绍:“好教客官晓得,别处不敢,西阳各家书肆出售的书籍,那可绝不会有赝品。”

“客官请看,每张书页内都有底纹,然后才印刷文字其上,这些底纹,要仿制不是不行,但那样成本可就比原书还要贵了。”

李纲仔细看了看纸张随后点点头,算是认可伙计的法,信都刘焯如今在黄州定居,又在州学授业,这事情人所众知,所以书是没什么疑问的。

“店家,这些书都买了。”

“多谢客官惠顾。”

黄州书籍价廉物美,果然名不虚传,而交易又方便,李纲此次出门,随从带的是“流通券”,这东西虽然是纸质如同纸条般,但在西阳城里可是能当钱使的。

面值高,重量几乎可以不计,折上几折也不会断,收在兜里轻轻松松逛街,满街都是书,一不留神就要花光了。

李纲留意过,西阳城里只要是交易额度达到一定程度,买卖双方用的都是流通券,那种满载几车钱帛做买卖的情景,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薄薄一张纸居然能有如此信用?

想起当年,周国行的“永通万国”钱,制作精美用料十足,号称一当五万钱,结果呢?隋国行的五铢钱,同样不能如此。

没有感慨太多,李纲走出书肆店门,伙计见着他的随从提着书十分吃力,便问是否需要帮忙送到宅邸:“客官放心,城内送货不收费用。”

“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