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出家了,在建康城的灵曜寺剃为僧,为他剃度的,是高僧智顗,宇文温对此颇为感慨,为这师徒俩的‘重逢’感到由衷的高兴。
智顗禅师,是这个时代的高僧,高到什么程度宇文温不知道,但知道这位是鼎鼎有名的台宗创始者。
为什么知道?因为那个时代他去台宗祖庭——国清寺(台寺)游览,看过介绍资料。
当然历史上的这个时代,台宗还是初创阶段,而台山上的国清寺(台寺)也还没有建起来,不过智顗禅师确实和杨广有交集。
原本的历史里,隋国平陈统一下,然而江南叛乱不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隋国对于江南佛教采取高压政策。
隋文帝杨坚,自幼为尼姑抚养,其本人崇佛,但却对江南佛教采取了强硬的高压政策,平定江南之后,下令一州之内只许有佛寺两间,多出来的寺庙一律捣毁。
这和杨坚一直奉行的崇佛政策背道而驰,当年周国元皇帝宇文赟忽然去世后,他刚一执政,便一改周武帝灭佛的政策,大倡佛法。
后来登基为帝,便昭告下任由百姓出家,还鼓励营造佛像,使得隋国国内佛教再度繁荣起来。
结果这位在长江以北倡佛,在长江以南毁佛,激起南方佛教僧人以及信徒的强烈不满。
陈国灭亡,但江南各地豪强依旧不服,随即爆大规模反隋叛乱,虽然叛乱主体是豪强,但佛教徒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有的叛军领信奉佛教,而有的寺庙直接资助并参与叛乱,甚至寺庙本身也成了叛军据点,
在隋军的四处出击之下,反隋叛乱虽然平息,但江南佛教界的敌对情绪依旧存在,所以出镇扬州的晋王杨广,开始着手安抚江南佛教势力的代表人物。
他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江都(扬州)设置“四道场”,把江南各地的名僧召集起来,在尊崇佛教的名义下,加强对南方佛教界的管理和控制。
所谓“道场”,是指佛、道二教的寺庙与道观,而杨广设立的四个道场,广泛招引下名僧高道,尤以江南人物为主,而智顗禅师便是其一。
晋王杨广对南朝高僧的笼络,可谓不遗余力,而最明显的就是智顗禅师,这位高僧在陈国时便已受陈国皇帝隆重礼遇,陈亡之后屡次谢绝隋廷的征召。
为了邀请对方来江都,杨广甚至在亲笔信中自称“弟子”,接连几次盛情邀请后,智顗禅师才动身前往江都。
杨广设千僧法会,正式拜智顗为师,并受菩萨戒,和智顗是师徒关系,而如今,这位前世的师徒俩,又成为师徒了。
还是真正的师徒,这是穿越时空的羁绊!宇文温感动得多喝了几杯茶。
为了送便宜舅子上西,宇文温烧钱搞了个“娑罗双树园一日游”项目,耗资上万贯,出现的亏空又不能走明账,只能靠着多卖假黄金饰、山水奇石来回本。
“正所谓佛度有缘人,你们去建康去得正是时候嘛。”
“大王,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意,那一位入了佛门,也了却大王一桩心事。”
见着宇文温心情很好,王府典卫吴明放下心来,他押船护送杨广去建康,亲眼见着这位失魂落魄走进灵曜寺,随后剃出家。
确定无误之后,吴明马不停蹄往西阳赶回来,可回程是逆水行舟,还得躲过江防巡哨的陈国水军,所以他花了二十日才回来,一来一回刚好一个月。
“依你之见,这一位是不是装的?”
“大王,这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卑职觉得可能性很,毕竟…娑罗双树园的震撼是很强的,他不可能不信。”
“很强?差点就穿帮,那只山鸡扑棱棱的飞过去,万一他察觉了,将计就计演戏也不一定哟!”
面对宇文温的反驳,吴明有些讷讷,此次为了让那一位不明身份的男子“幡然醒悟”,他可是忙里忙外折腾“娑罗双树园”,结果差点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