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演变(1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3016 字 27天前

数日后,上午,长安顺风镖行分号,后院演武堂内,一场比试正在进行,再次到访的“余东主”,及其友人“杨掌柜”,在此进行比试,看看谁的手下武艺高强。

“余东主”当然就是宇文温,“杨掌柜”则为杨济,两人的“手下”,一方是顺风镖行的镖师,一方是杨济的亲随,比的是白刃对抗。

宇文温前几日到顺风镖行转了转,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找了个时间,让镖师和杨济的亲随切磋切磋,以便让杨济看看什么叫做“时代的发展”。

此刻,正在对抗的红蓝双方均身着护具,手持未开刃的兵器,红方为顺风镖行的镖师,蓝方为杨济的亲随。

蓝方所用兵器,当然是源自戚家刀的双手长刀,也就是改良过的倭刀,其人使的是杨济所传“辛酉刀法”(戚家刀刀法),刀法以劈砍为主,又因为不同的握法,演化出不同的套路。

红方所用兵器有些特别,主武器是如今镖师们特有的兵器,名为“迅剑”,这种剑两侧开刃(练习剑不开刃)是以戳刺为主,劈砍为辅。

副武器是一面小盾,洗脸盆大小,木制,中间为外凸的“铁碗”,内为盾牌的握把所在。

红蓝双方对抗,红方居于上风,红方攻防兼备,让蓝方疲于招架,杨济在一旁观战,看着看着,注意力集中在红方手中那把“迅剑”上。

这种剑的剑身笔直,剑头异常尖锐,更像是一根长刺,剑格很长,连剑身一起看,就像是个“十”字。

而剑格处还有数根铁条弯曲,连接到剑首(剑柄的顶部),形成一个簸箕形的笼状物,护住持剑者握剑的那只手。

这样的造型,更像是一根长刺,根本就不是中原剑的样式,“迅剑”剑身虽然两面都开刃(练习、对打用的剑不开刃),但主要进攻方式是戳刺。

杨济看着这种剑,让他想起了那个时代的“西洋剑”。

“刀剑,是就是杀人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会随着用途的变化而变化”宇文温缓缓说道,向杨济介绍起这种“迅剑”的来历。

历代朝廷,基于现实考虑,大多会禁止民间拥有弩和铠甲,却不会禁弓箭,至于刀剑,管制也较为宽松。

所以,镖行的镖师在走镖时,都会携带弓箭、刀剑,盾牌、长棍作为护身兵器,其中自然少不了刀。

刀是什么刀?

是自汉时起流传至今的环首刀,以及在环首刀基础上演变的横刀。

环首刀/横刀的刀身笔直,单面开刃,小刀镡,单手或双手握持,刀尖为切尖,虽然也能刺,但主要以劈砍为主。

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只要说到刀,基本就是环首刀或者横刀,镖师的佩刀本该亦是如此。

因为两个“不正常人类”的出现,弧形刀身的“柳叶刀”(即后世倭刀样式)出现了,这种单手/双手握持的柳叶刀,砍起人来更高效,已经部分取代了横刀的“市场”。

所以,主要威胁对象是无甲或者轻甲敌人的镖师,纷纷换上了“柳叶刀”,使的是源自军中的“辛酉刀法”。

因为走镖过程中,镖队遇袭的几率很高,拦路抢劫的强人,必然有弓箭,所以不能着甲的镖师,就得手持盾牌以之挡箭,那么,一手持盾、一手持刀的格斗需求,使得镖师的刀法开始演变。

军伍之中,本就有刀盾兵(刀牌手),对应的刀盾技法自然是有的,但这种战场技法不适用于夹杂着冷箭的零星对抗。

而且军中所用盾牌太大,使用起来相对而言不灵活,所以镖师手中的盾牌适当缩小,刀盾的配合技法也随之改变。

对于镖师来说,一旦走镖时遇伏,基本上意味着敌众我寡,真要开干,己方必须速战速决,尽快让敌人丧失战斗力(死或者断手断脚、重伤),一来可以保存体力,二来降低己方的伤亡。

如此一来,劈砍反倒成为低效的进攻手段,因为要持盾防箭矢,所以只能单手握刀,力度不够,对抗中除非砍中要害(脖子、手腕等),不然对方即使被砍得血肉模糊,却都是皮肉伤,依旧有作战能力。

敢拦截镖队的贼寇,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不会被区区几道伤口吓跑,镖师又要拎着盾牌防冷箭,所以主要以单手握刀为主,如此一来,想要获得高效的杀伤手段,就只能是戳刺(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