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在乎(1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768 字 27天前

雪后初晴的上午,耽罗,海港旁市场,一如既往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热火朝天做买卖,中原、南洋以及海东各国的货物在此集散,然后经由海路运往不同的目的地。

新罗商人崔明浩,进入市场后首先买的是产自周国的铁锅,很快便换得一箱箱铁锅装车,向码头驶去,他让随从押货装船,自己则继续在市场里转悠。

铁锅是必须要买的,因为回国后要交付给官府,如果数量不够,以后的海贸就没他什么事了。

看着各邸店内琳琅满目的货物,崔明浩颇为动心,来自周国的丝绸、瓷器、玻璃制品、纸张、书籍、蔗糖,都能在新罗卖上好价钱,但很可惜,他资金不足,只能优先买铁锅。

周国的铁锅是铸铁锅,质量很好,是不错的炊具,但对于新罗来说,却是优质铁料的重要来源,所以出海的商人,必须想方设法为朝廷购买更多的铁锅。

这些铸铁锅运回国后,大部分会敲碎,然后投入炼铁炉熔化,冶炼成熟铁,以此制作兵器和铠甲。

毕竟,贵族们用的铁锅有限,而贱民是不需要铁锅的。

新罗有铁矿,但铁产量不够,当周国不禁对外销售铁锅后,大家发现买铁锅回去熔化、冶炼成熟铁,比自己开采矿石、冶炼要划算得多,于是周国铁锅就成了重要的优质铁来源。

满载着海产、人参、牛黄、茯苓、手工艺品的新罗海船,靠泊耽罗之后,随船商贾首先要确保能买到足够的铁锅,以便完成朝廷分配的定额,而像崔明浩这种新入行的商贾,定额会多些。

只有表现好,才有机会继续做海贸,崔明浩好不容易才获得资格出海,可不想让自己之前的一番努力白白浪费。

那么,万一到了耽罗,发现市场里铁锅的供应不足,那该怎么办?

等,等新一批周国铁锅运抵耽罗,买够了定额规定的数量,才能启程回国。

海东诸国想要购买中原的特产和各类制品,只能到耽罗的市场做交易(倭国例外,因为有博多港),所幸在周国北洋贸易公司的经营下,耽罗市场里来自中原的货物十分充足,不会让各国海商等太久。

其中就包括铁锅。

崔明浩看着各邸店里各种尺寸的铁锅,有些感慨,走着走着,却忽然停下脚步:他看见路对面邸店门口有几个百济人。

地对方也注意到他,双方目光交错,各自当做没看见。

新罗和百济如今是敌国,所以商贾们即便在耽罗这第三方的市场里碰面了,也会尽可能减少接触,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曾经,两国都担心对方商贾在耽罗恶意购买铁锅,以便让另一方买不到,所以开始一段时间紧张不已,双方商贾到耽罗,第一件事就是抢购铁锅。

不过后来大家发现,周国铁锅的供应充足,要多少有多少,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来。

后来高句丽的商人也来耽罗买铁锅,让大家对周国销售铁锅的行为觉得纳闷:这铁锅我们买回去是拿来做什么的,你们会不知道?都不管的么?

然而周国真不管,耽罗的贸易市场里,各中原商贾的邸店大量出售铁锅,海东各国见着既然周国完全不在乎,那么自己凭什么不买?

买铸铁锅回去熔了炼熟铁,可比自己开矿炼铁划算,而周国要的东西,对于海东各国来说,又不是很难弄到。

新罗商贾,用来与周国商贾做买卖的货物,有人参、茯苓、天麻、牛黄等贵重药材,有海带等海产,尤其后者,沿海地区多得是,只要派人去捞就有。

到了冬天,还有一种几乎不要太多成本的特产——冰,同样能拿来做买卖。

据说遥远的南洋气候十分炎热,冬天是不会下雪的,夏天又热得要命,所以对于冰块的需求量很大,崔明浩难以理解冰块在遥远的南洋能卖出什么价钱,他只知道今年冬天自己有得忙了。

脚步再次停下,崔明浩看见邸店挂出的招牌上,画着一只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