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五弊(2 / 2)

“据本王所见,山西之铁,造而为针,东可行销朝鲜日本,西可行销吐鲁番以西。其民不耕不稼,亦可生活。”</p>

“杭州、宁波之民,购他处之生丝、丝绸、茶叶等物,继而出海,获利亦数倍不止,堪称富足。”</p>

“前明不以此为利,反而听之任之,实乃国之大弊。”</p>

“以本王之见,外海既开,那么内河、内海及驿道皆可开之,以供商人出入。”</p>

“百姓得其利,朝廷得其财。”</p>

“此亦理所当然耳!”孔贞怨也没些什么,反倒十分信服点零头。</p>

原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明末以来,以张慎言为代表的一干士人已经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性,开始鼓吹“工商皆本”,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p>

那山东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齐国就以“鱼盐之利”富甲一方。</p>

耳濡目染之下,山东出身的孔贞运对垂也无甚偏见。</p>

只是他还是皱了皱眉头,提醒道:“民以食为,若是下百姓皆逐利而去,坏了田业,那边是罪莫大焉!”</p>

如今灾连连,哪怕自他进京以来,陕西、山西等地也不知上报了多少灾荒,张对幢然心知肚明。</p>

他闻言便笑道:“夫食不足,故有灾人祸,更兼人多地少之故,此亦前明之弊者四,亦我所谓‘殖民拓业’之本意也!”</p>

“今辽东虽广,不过我中国一大省。若再往北垦荒,亦不过增添一二。”</p>

“吾闻南北墨利加之地,土地肥沃,百姓稀少,西人谓之新大陆,以与旧大陆相别也!”</p>

“待到海路畅通,若能移民与一二三,亦不失长治久安之策!”</p>

“啊,这......”孔贞运听到这里,不由吃了一惊。</p>

兹事体大,依照他的见识,一时间竟无法分辨出其中的利弊出来。</p>

这听起来好像是件好事儿,但是中国素来都是招徕百姓,没有把百姓往外面推的道理啊?</p>

“五曰:蓄奴婢!”张顺眼见孔贞运不吭声,便继续讲述道。</p>

“大明开国之初,百业凋敝,明太祖朱元璋只允许官吏勋贵蓄养奴婢,余则一概不准。”</p>

“然如今江南富庶之家,每每蓄养奴婢者数百数千不等,此诚有违圣人之教,亦非王者所忍。”</p>

“本王欲尽释下奴婢、贱民,许以平民身份,编户齐民,不知如何?”</p>

“此诚圣人之道也!”那孔贞运闻言不由连声称颂道。</p>

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释放奴婢之举亦是善政。</p>

那孔贞运眼见张顺有如此魄力,不由夸赞不止。</p>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提醒张顺道:“殿下固然是好心,微臣怕只怕有些人曲解令下的意思,酿成祸患!”</p>

“什么祸患?”江南地区的奴仆大半已经逃亡,这一次自己正合顺水推舟,一次性解决问题,为何你还这般辞?</p>

“辽东!”孔贞运不由伸手往东北一指道。</p>

“哦?伱是他!”张顺这下子恍然大悟,随即又冷笑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