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旧时事(1 / 2)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9042 字 4个月前

第322章 旧时事

安宅,酒宴上,颜季明与杜甫互相碰了杯。

“子美兄与汝阳王相识?”

“天宝五载左右,我曾在汝阳王门下。”杜甫道。

颜季明道:“子美兄当时写了《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好诗,当时我阿爷教我作诗,特意让我学你用韵,‘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这‘若无凭’三字,可为千古藩王之法也。”

杜甫摆手道:“拙作,不登大雅之堂。”

这两年他任了最底层的小官,与平民接触得多,诗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早年的诗作不再自以为傲。

何况他当时寄望于汝阳王举荐,期待“丹梯庶可凌”,如今想起来便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以汝阳王的身份,绝不敢干预政事,又怎么可能将他举荐于朝廷?

杜甫遂换了个话题,道:“颜十二郎与汝阳王也相识?”

“只是有过交集,他舅翁及其妻罗氏的墓志铭便是由他撰写,由我叔父手书的。”

“我想起来了,此事也是在天宝五载,是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北魏皇室后裔。汝阳王撰文时还唏嘘,皇图霸业,过眼云烟。”

杜甫感叹了一声,举起酒壶,连饮了好几口。

他明白了汝阳王的处境之后,再作《饮中八仙歌》,已藏了些深意。

“汝阳三斗始朝天”,汝阳王觐见圣人之前要先喝三斗酒,到了朝堂上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恨不移封向酒泉”,固然是说汝阳王喜欢酒,又何尝不是在说他想移封?

而杜甫之所以能明白李琎的处境,因他后来也渐渐听说了一些旧事。

~~

阁楼上,面对李琎的问题,薛白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汝阳王问我如何做到的,是想干预国事吗?”

“懒得干预。”李琎在栏杆边坐下,潇洒地摇摇手,道:“我不过是关心小一辈的婚事。”

薛白却能从他这举止投足间看出他一瞬间有个防备的神色。

来见李琎之前,薛白让杜妗打听了一些旧事。

宁王李宪把太子之位让于李隆基之后,其实并非从此就与皇位无缘了,后来太平公主便想废李隆基,立李宪为储君。

世人一直夸颂二人兄弟情深,李宪去世后,李隆基追谥他为“让皇帝”,追赠王妃为“恭皇后”,但在将葬之际,一向大方的李隆基又裁减了葬礼的规格……帝王心思难测,也许是对李宪一族终究有所忌惮。

李琎这一生沉溺于酒色宴游,外人看来潇洒,未必不是活得如履薄冰,始终保持着戒慎、恐惧。

“汝阳王见谅,是我醉了,开了个不该开的玩笑。”薛白眼神分明愈发清醒,看着李琎,告诫道:“此事,汝阳王最好莫打听,于你不利。”

“为何?”

薛白心念急转,道:“那便要看当年庆王收养荣义郡主,汝阳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李琎闻言,有个稍稍挑眉的动作。

他先是想到,薛白很聪明,借着他的一个问题,便推测出过去的一些隐情。而且还借着他戒慎恐惧的心理,故意以恫吓的语气套话。

但转念再一想,不对。

薛白再聪明,都不可能轻易猜出来,除非,其人本身也知道一些隐情。

“我身为宗室,无非是做些该做的。”李琎道:“反而是你,掺和到这些事里,不怕死吗?”

“想要上进,得立大功。”

李琎见吓不住他,只好坦然道:“与伱说也无妨,当年庆王想要收养李瑛的儿女,我帮他向圣人求了情,就是如此简单。”

薛白道:“‘汝阳三斗始朝天’,汝阳王纵情声色、不问政事,竟敢掺和进这等大事?”

李琎皱了皱眉,感到这年轻人言语厉害,步步紧逼。

薛白只要算一算时间就知道,三庶人案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当时李宪还在世,李琎有父亲保护着,还不像如今这般如履薄冰。

也许正是因为李琎掺和进三庶人案,引起了李隆基的戒心?这种可能性很低,但薛白打算这么恫吓李琎,以套出更多的话。

“没甚不敢的,我平素好酒,却并非害怕什么。”李琎道,“你还没说,我打听荣义郡主一事,如何就与我不利?”

“圣人之所以封荣义郡主、赐婚安庆宗,意在……易储。”

“不可能。”李琎终于出乎意料,乱了思路。

“为何不可能?”薛白反问道。

李琎说不出来,道:“那你说,圣人意在易储,然后呢?”

“庆王是皇长子,理应成为储君,只是因为当年立储时他尚无子嗣,圣人才立了李亨。如今庆王的儿子们长大成人,可担社稷,而李亨不孝,屡次交构重臣,圣人遂起了意。”

“我不信你。”李琎摇了摇头。

“我若没本事,庆王如何以大事托付我?汝阳王若不信我,何必特意来问我?”薛白道:“问我如何做的,很简单,我告诉圣人,李亨在交构安禄山。”

李琎将信将疑,思忖片刻,意识到谈话已被薛白主导,遂恢复了风流之态,仰头饮了一大口酒,笑道:“原来如此,确实是我不该打听……”

“晩了,今日汝阳王刻意单独见我,已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那又如何?”

“圣人只怕要疑你图谋不轨。”

“果然。”李琎放声大笑,如听了一个有趣的笑话,“薛郎果然是在诈我。”

“汝阳王又要问,问了却不信,谈之无益,不谈便是。”

“实在是,薛郎太自作聪明了。”李琎好不容易收敛了笑容,道:“想以圣人猜忌来吓唬我,却不知我与圣人的关系。我的羯鼓是圣人亲手教的,圣人每次听了不好的乐曲,都要唤我入宫演奏,为他洗耳……”

“既如此,汝阳王身为长子,为何不是嗣宁王?”

“那是我主动让给兄弟的。”

“原来如此。”薛白站起身来,整理了衣冠,道:“酒醒了,走吧。”

“莫恼,莫恼。”李琎招手让他重新坐下,道:“我倒是想听听我是如何图谋不轨的。”

“圣人曾把第十八子李琩过继给宁王。当时武惠妃正得宠,一心要扶自己的儿子当储君,宁王却还是收养了李琩。”

“此事,阿爷本就拒绝不了。”

“也就是说,如果李琩为太子,他便真有两个皇父了,一个是皇帝,另一个是让皇帝。再说,若李琩登基,汝阳王比别的皇子更像李琩的亲兄弟。”薛白道:“宁王府既支持李琩,且三庶人案也废杀了李瑛,这种时候,汝阳王助李琮收养李瑛儿女,意在何为?”

“我意在何为?”

“安知不是为了在圣人百年之后,翻案,以此造李琩的反……”

“休得胡言!”

李琎忽然叱了一声,那阴柔之态尽褪,隐隐竟显出些许英武之气来。

薛白却没有被他压住,反而盯着李琎,道:“你平素歌舞升平,但有时太过谦恭了,圣人封你阿爷,你上表推辞,岂有往昔醉态?聪明是瞒不住的。”

“我当年所为,纯粹出于好心,不忍而已,谁也休想借此栽赃我。”

薛白道:“圣人抢走寿王妃之时,你给李琩出了个主意。”

李琎大吃一惊,眼神终于露出些惊惧之色。

薛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神情变化,心中一定。

达奚盈盈以前就是李琩的人,因此说过一桩事。

“杨太真入了道门,便不再是往日的寿王妃,成了另一个人。但,圣人想封她为贵妃还得先为李琩寻一个新的王妃,礼法上才能说得通……也许吧。”薛白道:“于是,你让李琩主动为你阿爷守孝,三年内不能娶妻,也使得杨太真一直到天宝四载才得到贵妃封号。”

“你如何得知的?”李琎问道。

薛白道:“圣人教你羯鼓,视你如己出,你却帮着李琩给他难堪?可见你平时的姿态全是装的。”

李琎道:“圣人让你查我?”

“不仅是查你,还有一些别的隐情。”

薛白终于问到了这里,低头抿了一口酒,掩饰了眼神中的思忖之色。

他知道自己言语里有很多破绽,却可趁着李琎还没反应过来,先打探到想了解的信息。

“骊山刺驾案中有人招供,幕后主使者自称废太子李瑛之子李倩,可与你有关?”

“什么?”

李琎诧异,因许久未再想到那件事,而有些失神。

薛白以审视的目光打量了他一眼,道:“据圣人所知,李倩在三庶人案时被禁卫失手打死了,可他若还活着,是否汝阳王偷偷救走的?”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李琎道,“他如何会……还活着?”

“因为他出现了。”

“旁人冒充的?必是旁人冒充的。”

薛白道:“若是旁人冒充,此事又是谁泄密的?世上本就没几人知晓李倩。”

“何以认为是我泄密或偷偷救走的?”

“因为你最奇怪,交好武惠妃的儿子,却为李瑛的儿女说情,博平郡主是你救下的,其余人也是你助李琮抚养的。”薛白道:“李倩死时,在场的除了博平郡主,就是你。”

“不止我。”李瑛道:“那孩子当时倒在地下,确实已死了,高将军、陈将军亲自确认过。”

“为何不是你设计瞒天过海?”薛白道,“当时的情形下,只有你最有可能做到,不是吗?”

因博平郡主一听他说李倩还活着,第一反应就是问是否汝阳王救下的,薛白最想确认的便是这一点。

李琎没有否认他最有可能做到,而是道:“我没有。”

薛白点点头。

他知道李琎没有,要的就是确定李琎是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证。

既确定了,往后时机一到,便可设法让李琎作伪证,为他的正统性背书。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当时,李倩被禁卫打伤了。场面混乱,汝阳王趁机救走了他,托付于好友?”

薛白缓缓说着,脑中也在补充着这个说法的各种细节,比如,李琎的好友便是饮中八仙的贺知章。

“没有。”李琎却是断然否认,道:“真不是我做的。”

“那好,今日所言,还请汝阳王不可告知旁人。”薛白道:“此事尚无关键证据,圣人面前,我也会为汝阳王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