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终于沸腾起来,消息已经传开,说高层准备投降,连协议都已草拟完成,在最后关头被一群青年军官阻止。
就是这些青年军官,以普权会的名义逮捕高层中的投降派,并且宣布成立危机委员会,召集城中的知名人物,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议,决定全面征兵,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理事会开战。
他们很着急,因为远在翟京的总会长高雍振随时随刻都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向理事会投降,这会给整个普权会带来致命影响,他们希望通过战争破坏和谈,最不济也要表明普权会永远不可能整体投降。
校园是重要的征兵点之一,征兵令中午发布,天黑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已报名,不分男女。
陆林北没有加入危机委员会,他很有“名气”,但是不想使用,反而要逐渐“退隐”,尽量恢复调查员的本色:低调而高效。
向家兄弟不仅自己加入联络处,又介绍一批人,陆林北从中挑选七个人,将整个部门扩充到十一名编制,远远超出乔教授确定的名额。
陈慢迟也是这七人当中的一员,仍然充当监控员。
天黑之后,征兵工作仍在进行,陆林北的情报机构已经初具规模,宾馆三层整个归他使用,得到大量设备,可以开始工作了。
陆林北将十名下属分成两组。一组包括朱灿晨、陈慢迟和另外三名帮手,专注于搜集网络信息,想办法入侵理事会重要机构的服务器,弄清敌方的动向。另一组则由向家兄弟带队,继续进行内部调查,寻找更多的理事会间谍。
明光市从未建立专门的情报部门,因此网络组需要从头开始工作,进展比较慢,第一个晚上全用来铺设基础架构,那三名帮手是在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是聪明而又热情,朱灿晨对他们十分看好。
陈慢迟是最先投入正式工作的人,利用三台微电脑和若干架无人机,布置一个简单的监控网络,能够覆盖明光市周围两百公里以内的范围,远远不够完善,但至少是个开始,比毫无防范要强得多。
调查组的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向家兄弟通过电子设备一直在暗中监视已经暴露的三名理事会间谍,稍稍施加压力,推动这三人向同伙求助,顺藤摸瓜又找出两名间谍,其中一人甚至是危机委员会成员。
天亮之前,陆林北下令收网,将五名间谍全部搜捕,简单审讯过后,转交给军方,就此暂停调查工作抓捕间谍是一项可大可小的行动,那些间谍为了获得情报,往往要利用亲情与友情,被利用者通常不知情,继续调查下去,可以抓到更多的人,但是可能会破坏普权会的根基。
陆林北见好就收,将调查组转到新任务上。
明光市的普权会成员热情高涨,却有一个致命问题:没有真正的领袖。
分会的几名高层全是投降派,已被关押起来,主战的年轻军官职位比较低,难以服众,而且也没有管理经验,怀着一腔热情,就想尽快投入战斗。
仓促成立的危机委员会吸纳不少社会人士,尤其是大学里的教授,这些人“被迫”出头,没有人敢于承担责任,导致普权会越来越陷入混乱状态,征集大量兵员却无处安置,渴望战斗却迟迟没能制定清晰的方案。
向家兄弟希望陆林北出面主持大局,遭到拒绝,陆林北清楚自己的斤两,他所擅长的套路更适合尔虞我诈式的短兵相接,遇到大规模战役以及复杂的内部关系,他也与普通人一样无能为力。
但他提出一条建议,从外面邀请“领袖”。
普权会总会的许多成员已经撤离原点市,其中有不少知名人物,各地方分会也有一些坚定的战斗派,朱灿晨曾经奉命对大量人物进行分析,工作一直没有完成,这时只能提前献出来。
调查组的任务是与几十名“候选人”联系,看看谁愿意来明光市并且能够及时赶到。
经纬号程序人发生分裂的时候,大约有两万名程序人加入普权会,分散在各地,成为天然的节点,只要有网络,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联系。
明光市“事变”的第二天下午两点十七分,与各地联系之后,向家兄弟终于找到一位合适的人选。
“总参谋长唐宝崭唐将军正在逃亡的路上,本想前往另一座城市,但是愿意改变路线,来明光市接管军队,他说自己只想负责军事方面的工作,其它方事情还要交给更专业的人士,咱们需要一名有号召力的政治家。”
“唐将军什么时候能到”陆林北问道。
“二十个小时之内。”
“很好,待会就将消息发布出去,但是不要说唐将军还在路上,就说他已经到达明光市,正在休息,很快就将公开与大家见面。”
“二十个小时,可不是很快。”向家兄弟道。
“没关系,当大家表现出着急的时候,就说唐将军正在召开内部会议,有人怀疑也无所谓,这里的消息还是会传到理事会,不能给他们中途暗杀唐将军的机会。”
“好。”
唐宝崭曾经与理事会军情处暗中联系,但是在原点市失守之前,他却选择逃亡,足以证明他与陆林北一样,是用一次虚投降来换取更多时间。
明光市仍然缺少一位政治领袖,当天傍晚,向家兄弟的广泛联系终于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