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傍晚,会同馆中的光线暗下来。
刘秉忠身前的桉上铺着的是一副巨大的规划图,他一边谈论,一边还提笔在图纸上画了屋舍庙宇。
刘秉忠道:“若依陛下本心,其实并不太愿使专人行这等刺探、监视之事,好在如今终于有了进展,陛下回复,有意让怯薛军中的失宝赤卫负责应对李瑕之军情司。”
“失宝赤”史天泽反问了一句,对此结果并不满意,“若须往关中遣派间谍,失宝赤那些蒙人做不了。”
在蒙古语中,“赤”指的是“人”的意思,比如探马赤军中的“探马赤”指的便是负责探马的人,达鲁花赤指的是负责镇抚的人,博尔赤指的是奉上饮食的人。
失宝赤,则是怯薛军中负责管理鹰隼的人。
听起来只是养鸟,但一个怯薛军的千户,抵得上普通军中万户。
此时史天泽问话,担忧的是忽必烈不愿将权力交给汉人,真让那些养鹰的蒙古人负责,那也就白办了。
“蒙人当然做不了。”刘秉忠缓缓道,“故而请史公举荐人选任职失宝赤卫。”
史天泽眉毛一挑,心中早有计较。
“以张易为主,以史楫辅之,可否”
张易乃是刘秉忠至交,同被时人誉为“紫金山五杰”,其人有足够的本事主持此事;
而史楫官任真定军民总管。
今史天泽已上书曰“军民之官不宜同在一门,分军民之权请自臣家始”,要史楫解印绶归,只任真定管军总管,忽必烈为表示对史家的优容,一直未同意。
如此一来,让史楫到失宝赤卫任万户,由史楫之子接任真定管军总管,既可消除一部分忽必烈对史家兵权的猜忌,又能争得一个前途无量的位置
失宝赤卫有宿卫亲军之名,实为天子爪牙耳目。
这个人选提出之后,史天泽注视着刘秉忠,只见对方半个身子隐在黑暗里,眼神里泛起些许光亮,有些佛性。
刘秉忠以前是个和尚,却娶了妻子、治国平天下,如今还操持起间谍之事。
像是过了很久,其实又只有一瞬间,他缓缓点了点头。
这个情报机构的主要人选便这般定了下来,张易代表的是能力与忠诚,而史楫代表的是史家的全力支持
就着此事又谈了一会,刘秉忠倒是又想到一桩小事,道:“既是由汉人主导,失宝赤卫之名终究是不妥。”
他放下了手中的工笔,从一旁拿起毛笔与纸,写下“察事亲军都指挥使司”几字,递给史天泽。
“史公以为如何”
“作为正式官职名妥贴,平时称呼却是太长了。”
史天泽对这个由他与刘秉忠一手推动才设立的情报衙门颇有感情,认真想了想,终于想出一个名字。
“失宝赤卫,鹰房,译过来不如就叫控鹰卫”
“控鹰卫”
刘秉忠念叨着,喃喃道:“只盼能防住李瑕那无孔不入的军情司。”
“水来土掩,垒好了土台,不惧他放水过来。”
两人眼中微带着些笑意,心知一旦这察事亲军都指挥使司设立,往后忽必烈会更倚重他们这些汉臣。
终究又让大蒙古国向汉制推进了一步。
这日的燕京与平时更多的不同,在会同馆议事时,隐隐地总能听到一些远处的呼喊声。
当控鹰卫之事商定好,刘秉忠才拉了拉桉边的绳索,因他们先前秘议,不让人打扰,此时这一拉绳牵,外面的守卫才肯放人进来。
马上有官员匆匆赶进来通报事宜,满脸都是焦急之色。而这焦急之中又带着难言的欢喜与激动。
“史丞相、聪书记,大事,大事”
史天泽、刘秉忠不自觉站了起来。
“哈拉和林消息,我方王师未至,阿里不哥弃城而走了御驾已由开平动身回燕京”
纵使史天泽、刘秉忠平素为人沉稳,闻言也是大喜过望。
两人对视一眼,已猜到阿里不哥为何放弃哈拉和林。
这半年来,忽必烈一方面督促移相哥攻打阿里不哥,一方面遣大军北上支援移相哥,同时坐镇开平,做御驾亲征的准备。
但另一方面,金莲川幕府也在助忽必烈联络汗廷诸王,怂勇阿鲁忽背叛阿里不哥。
如今看来,该是计成了。
至蒙哥汗驾崩以来,第一年北归称帝,第二年陇西之战,第三年昔木土脑儿之战,第四年平定李璮,第五年攻打李瑕之后回师漠北,已经历五年有余。
而今已是十月下旬,汗位之争必然还要迈入第六年,但终于是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是阿里不哥先与阿鲁忽决战,再与忽必烈决战。
这场汗位之争一点都不惊心动魄。
它是一群强盗的子孙在分家财,大部分时候都只是在骂骂咧咧,比的是谁能争取到更多黄金家族子孙的支持。
真正的决战只有那一场两场,多数时候不过是黄金家族诸王各自征发牧民与百姓、征集钱财与粮食,之后比一比谁的实力更强。
从一开始,阿里不哥就是必败的。
他并非没有机会。
可当李瑕早早递出消息,他还傲慢地等在哈拉和林,等着忽必烈前去向他服输;jujiáy
当移相哥让出哈拉和林,他还是傲慢地等在哈拉和林,等着阿鲁忽征集了兵马钱粮后拱手送给他;
永远只会傲慢地等,懦弱地逃,害怕强敌却喜欢疯狂压榨治下之臣民。
把汉人当作两只脚的羊,不屑于汉人的帮助。固执于蒙古旧制,只知道以马蹄践踏四方,妄图以屠城、抢掠征服天下
成吉思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中原早已不是腐朽金王朝治下,蒙古军队捡便宜的日子到头了。
刘秉忠知道这是汉制的胜利。
是他十余年前便告诉忽必烈“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政治主张的实现。
他转头看向桉上的图纸,想像着一座恢宏的大都城拔地而起,他看向馆外那原属于金王朝的残破宫城,看向天边那一抹残阳,像是日薄西山的蒙古旧制。
“这该是大元对蒙古旧制之胜,若能先改国号再北征”
这个“大元”的国号,其实就是刘秉忠起的。
如今忽必烈虽答应了改国号,并一直在做准备,但一日未诏告天下,便多一日让人心中不安。
不久前,刘秉忠刚刚把郝天益叛逃之事禀奏给忽必烈,诉说的就是这种不安。
才想到这里,便看到一道人影自馆外向这边匆匆赶来。
“史丞相、聪书记”
王鄂是金末的状元,开封破城时为张柔所救,如今是翰林学士承旨,负责拟圣旨。
他今年已有七十三岁了,边呼喊边跑,气喘吁吁动作僵硬的样子,看着便让人既担心又心急。
而在他身后追赶的则是女真大儒徒单公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