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沪上求学之时,风起云涌,新旧激荡,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一起涌入上海这个开放之地。少年胡适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变革中的世界,贪婪地吮吸着新思想、新知识。
具有开放氛围的澄衷学堂,是胡适少年时期新思想的孕育与启蒙的另一重要之地。
在这里,他遇到了给他带来思想启蒙的老师杨天骥先生。如他自己所说“澄衷的教员之中,我受杨千里先生天骥的影响最大。”
杨天骥,江苏吴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壬寅优贡。“苏报案”时,参与营救章太炎等人,并积极倡言舆论自由;曾与父亲杨粹卿合著满夷猾夏始末记,对清廷残民罪行进行控诉;还曾与人一起资助革命宣传家邹容出版革命军,参与营救进步青年等。
1904年到澄衷学堂任国文教员。
杨天骥家学渊源,能文,能诗,精习楷法,精于篆刻,尤其思想活跃,目光敏锐。有一次,胡适去看他,他在胡适的作文稿本上题了“言论自由”四个字。于是,这意味深长的四个字镶嵌在少年胡适的心中,成为他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这是在清朝末年,把皇帝和孔夫子的话当做绝对真理的时代,无疑是很难得的进步思想。而最难得的,还是杨先生教国文的与众不同,居然用天演论做教科书,引导胡适等一班学生读了这一代名著:
胡适说:“有一次,他杨天骥教我们班上买吴汝纶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来做读本,这是我第一次读天演论,高兴得很。他出的作文题目也很特别,有一次的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这种题目自然不是我们十几岁小孩子能发挥的,但读天演论,做物竞天择的文章,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风气。”
胡适最初读天演论的时候,和他的许多同学一样,并不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也不真正了解科学的进化论。他们所能了解的,只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一类的口号和公式。看看国际上弱肉强食的残酷斗争,想一想中国面临瓜分灭国的危机,他们更觉得这个天演公式简直是当头棒喝,受了绝大的刺激。于是,在他们同学中的第一个反响,便是改名字。有人改名孙竞存,有人改名杨天择,胡适也改了名字。
他写道:“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有一天的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一面洗脸,一面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二哥字绍之,三哥字振之后来我发表文字,偶然用“胡适”作笔名,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
这“胡适”,便是他开始接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留下的一点“纪念品”。从此,赫胥黎便成了对胡适生平思想“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赫胥黎thuxey,95,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马克思称他是“科学界一位权威”法兰西内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后,他竭力支持和宣传进化学说,与当时宗教势力作激烈的斗争。他第一个提出了人类起源问题和“不可知论”一词。著有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动物分类学导论、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等书。
天演论,原是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一书的前两篇。严复译述,9901年又由富文书局石印出版。今译本书名改称进化论与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年7月出版。
杨天骥先生不仅在阅读指导中给学生洞开一扇新思想之窗,还在写作训练中融入新的思想元素,引发学生思考。前边提到了,他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为题让学生作文。
胡适在作文中写道:“今日之世界,一强权之世界也。人亦有言,天下岂有公理哉黑铁耳,赤血耳。又曰:公法者对于平等之国而生者也。呜呼吾国民闻之,其有投袂奋兴者乎国魂丧尽兵魂空,兵不能竞也;政治学术,西来是效,学不能竞也;国债累累,人为债主,而我为借债者,财不能竞也;矿产金藏,所在皆有,而不能自辟利源,必假手外人,艺不能竞也。以劣败之地位资格,处天演潮流之中,既不足以赤血黑铁与他族相角逐,又不能折冲樽俎战胜庙堂,如是而欲他族不以不平等之国相待不渐渍以底灭亡亦难矣呜乎吾国民其有闻而投袂兴奋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