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不曾想到,声势浩大的反贼竟然真的被他挡在了县城之外,而且接连三日毫无寸功。
反贼看似人多,然却是乌合之众,只要民心可用,他自忖能够坚守至少月余,只等援军一到,到时内外夹击反贼必败无疑。
然而世事难料,成败亦在旦夕之间。
城内有小吏,为里监门,本名张耳,乃大梁人氏,魏国名士,昔日魏国尚存时为信陵君门客,曾任外黄县令。
张耳有一刎颈之交好友,名曰陈馀,同为大梁人氏,从小既习儒术,性情直爽,在魏国亦有名气。
张耳与陈馀二人结识并相熟,结为刎颈之交,故此形影相随,秦灭魏后,始皇帝听闻二人皆魏国名士,令悬赏捉拿,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二人于是结伴逃至陈县,从此隐姓埋名于此。
二人因是通缉之身,故在陈县一直小心翼翼,从不敢泄露姓名和身份,只要大秦一日不倒,两人身上的通缉令便一日不会撤去,而两人亦只能一生隐姓埋名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陈胜吴广起兵造反,旬日之间便汇聚近十万人,眼下更是将陈县围困的水泄不通。
二人本就对大秦充满怨念,闻义军到来,甚至郡守都已逃走,便忍不住密聚相庆,自以为陈县也会顷刻而下,二人也便能够恢复名声自由,甚至开始商议反秦复魏之事。
然不曾想,在蔡仲的带领抵抗下,义军竟然接连三日进攻受挫,且死伤惨重,而城内却气势高涨,这让二人有些气馁,亦有些焦虑。
这日晚,酉时宵禁之后,张耳领几位民夫巡守里门,暗中找陈馀商量,曰:“陈胜义军受阻,接连三日不下,如此久拖下去,恐难成事也。”
陈馀颓然叹曰:“何尝不是,陈胜吴广,平民也,因暴雨失期恐死罪,故借鬼神之力蛊惑戍卒杀官造反,虽然今日势大,然并不通军法,更不懂政治,属下也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接连三日攻城受挫,只怕会转攻他处”
张耳默然点头,曰:“亦或军心散失,就此四分五裂。”
陈馀喟然叹之,曰:“大秦灭六国而独尊,但却行残酷法术治国,二世登基更是变本加厉,我等隐姓埋名于此苟且偷生,本欲乘此机会得以解脱,然陈胜吴广竟然不能成事,奈何,奈何”
二人四目相对,脸色皆是颓然和无奈。
然二人学问渊博,且又来历不凡,心思眼光自然不同,片刻之后,张耳沉声曰:“为今之计,须让义军攻破陈县,我等才有机会复仇,此机千载难逢,一旦错过恐难再来。”
陈馀点头曰:“张兄所言不错,然何以让其成事耶”
张耳与陈馀耳边附耳低语几句,陈馀听完连连点头,且惊且喜,曰:“此计若成,陈县必破,然你我恐有危险,稍有闪失便会丢命也。”
张耳咬牙曰:“欲成大事,岂能瞻前顾后,不过仅凭你我太过冒险,最好另有内应。”
陈馀沉吟片刻曰:“如今郡守不在,将卒皆尊郡丞蔡仲令,我与长史武臣相熟,其每酒酣,言语对时政多有不满,不若你我暗中前去拜访试探一二。”
张耳曰善,于是二人则趁夜色至武臣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