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可能是错觉。
“是不是不想去十年啊,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可怜我前几天刚认识的莎莎”
王启再次长吁短叹。
倒是一边的艾琳一言不发,将削好的苹果塞到周域手中,起身瞥了一眼王启淡淡说道:
“你要真不想去,我帮你高位截瘫”
“别,我去”
两天后,周域一行再次登上盘龙号曲率飞船。
区别于上一次从太阳系出发的场景,这次盘龙号因组建武装舰队的关系,除却盘龙号母舰之外,还配备了完善的护卫舰队。
挂载了标准的舰队武器系统。
当然这一切装备,基本都来自缴获并修复的开拓者军团和息壤号舰队。
还有联盟第一舰队的部分赠送。
不过盘龙号曲率飞船内部的结构,却没有多少变化。
依旧是之前的模样,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时间紧迫,来不及改变的缘故。
盘龙号舰队起程,除了轮值士兵和船长白莹之外,所有人被要求进入休眠,并将时间设定在四年半之后。
周域和王启艾琳分别告别,躺到休眠仓戴上设备。
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周域脑海中不由闪过两个人的身影。
鲍勃、还有那位贪婪的长官哪去了
交易的内容都没来得及帮人家完成
世界重回黑暗。
周域不知道的是,他和王启艾琳三人的休眠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就在休眠程序启动的瞬间,其他人陷入深度睡眠,呼吸心跳新陈代谢统统降低到某个水平,意识逐渐凝聚蜷缩,保持静默状态。
而他们三个,几乎在休眠程序启动的瞬间,身体还没什么反应,大脑就停止了运转
是的,此时此刻,若有人对三人做脑电波,一定会发现。
此时的三人,就好似脑死亡的病人一般。
身体正常,但大脑没有任何波动。
与此同时,随着三人的休眠,远在地球联盟维安委员会总部的王向阳,长舒了口气。
“领导,计划顺利,可以执行第二步方案了。”
王向阳开口,老领导没有回答,反而眯着眼睛沉默片刻才道:
“当初你在句芒星附近,按照盘龙号参数打造假飞船,就是为了今天”
“是的。”
“你想的可真长远,那会周域才十几岁吧三年前你放出消息说周域去句芒星寻找昆仑,勾引所有有想法的星域和组织派人出发。
然后利用早已探明的小型黑洞制造颠簸,迫使全员休眠,并在全员休眠后,利用超距信号收发设备,将所有休眠人员的意识与制作的假飞船上,一对一克隆的仿生机器人连接。让他们以为经过三年时间,已经抵达了句芒星。
而实际上,他们的身体,依旧在真实的盘龙号上,依旧在休眠中,且在塔克星的旅途上,前进了三光年的距离。
这些人抵达句芒星后,你利用息壤号舰队的脉冲炮弹,将其仿生机器人全部毁掉,而且为了保证周域三人的仿生机器人的安全,把他们派到息壤号舰队一趟,躲开脉冲冲击。
煞费苦心啊。
现在,所有其他星域和组织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人已经牺牲在了息壤号和开拓者军团的冲突中。
如此一来,真实的盘龙号上,除周域三人外,其他人就没有醒来的必要了。
等什么时候送回联盟,直接接受审判便是。到时候,甚至有可能因为他们的组织对他们身后事处理的结果不尽其意,而主动交代罪行。
我说的没错吧”
老领导并没有等待王向阳回答,而是继续说道:
“所以,现在你让周域等搭乘假的盘龙号前往塔克星,且在第一时间休眠。
那么,接下来,便只需要断开连接,等真的盘龙号快抵达的时候,让他们三人醒来就可以了。
只要调整了时间数据,他们会以为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时间,抵达了塔克星。
但是,有一个地方我不明白。
假盘龙号上的成员先不说,到时候你随便编个理由就行。
但是,船长白莹已经和周域三人熟悉,到时候你怎么圆过来
还有,超智慧生命体,你究竟发到哪里去了
塔克星那边没有收到,联盟没有收到,真实的盘龙号上,我已经问过了,也没有收到。
老领导的目光灼灼,盯着王向阳问道。
王向阳张了张嘴巴,却是什么都没有说,最后只化作一声叹息。
老领导不知道的是。
随着假盘龙号中,周域三人脑电波的停止,遥远的45光年之外,真盘龙号上。
躺在休眠仓中的周域,表情不断变化着。
更没有人知道,按理说,陷入休眠后犹如进入静寂状态的周域,这一刻有多少梦境浮尘。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太阳系附近。
当年真盘龙号所遭遇颠簸的那处小黑洞。
一个与人类的宇宙飞船想比,极为小巧的光点从黑洞中央飞了出来。
它,似乎丝毫不受黑洞巨大引力的影响。
一眨眼就出现在了黑洞引力范围之外。
再一眨眼,便消失无踪。
宇宙广袤无垠,人类的认知和活动范围虽然较之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相比于整个宇宙,依旧是微不足道的。
在人类的认知中,宇宙诞生的数百亿年时间里,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一个方向发展。
那就是时间。
我们从未见过逆向发生的事情。
可是,从理论上来讲,一旦某个物理定律被确定,那么,不管是沿着时间的方向,还是回溯时间的方向,既定的物理规律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不管时间是正流还是倒流,都不会影响物理定律的作用。
那,为什么我们只能感受到时间的一个方向呢
关于时间方向的解释,其实早在现代科学奠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较为完美的答案。
热力学第二定律,又被称为熵增定律,在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封闭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系统最终走向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