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青山遮不住(2 / 2)

“山寨货”

唐辰想了想,“过两日我亲自去盛京看看,锦州、宁远这边情况怎么样”

祖大寿高兴说道:“没了战事,这一带经商之人倒是多了不少,咱们也收了不少税收,如此下去,咱们倒是能攒够军费啊。”

唐辰表示嗤之以鼻:“都是些小钱,没什么可高兴的。”

隋唐两宋,甚至明初,商人的势力都非常弱小,一直作为门阀、豪门大户的附庸。

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商人势力渐渐抬头,形成了横跨士、官、匪、强、民各行各业的综合势力。

唐辰如果是四五十岁的老叟,有可能是自己白手起家,建立的百万身家。

唐辰接着说道:“农业是农业,生意是生意,农本社会,农业还是不能落下,关外土地肥沃,只要稍加改进,一亩地的粮食,能顶别人种十几亩地,一年收成就能翻许多倍,哪怕是卖粮食,也能卖不少钱。”

祖大寿点了点头:“王爷说的有道理,粮草终归是重中之重。”

唐辰的计划中,先以农业为基础,再慢慢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但他首先要做的,还不是这个。

先前战争频繁,死伤太多,导致关外人太少了。

首先,得增加关外的人口。

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如果想马上解决,那就得移民。

这事情,先前唐辰跟朱由检汇报过,朱由检也同意了。

因为移民,对于大明来说,好处很多很多。

首先,最重要的,关外汉人不多,大批的移民进来,可以防止建奴兴起。

其次,关外的土壤肥沃,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带动当地的农业,每年能为朝廷带来不少的粮食。

然后,还能解决中原地区的灾荒问题。

崇祯朝也是个不幸的年代,赶上小冰河时期,中原常年天灾人祸。

大明经过两百余年的统治,人口已经从明初的六千余万人发展到两亿。

崇祯统治的时期,大明的人口发展曲线正好处在巅峰状态,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巨大的人口数量,几乎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如此多的人口规模,自然也就需要同等的物质资源加以维持,说白了就是要百姓有饭吃。

然而从十四世纪开始我国的气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天气逐渐由暖转寒,到了十七世纪刚好发展到顶点。

在以农为本的封建时代,极端气候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据统计,当时江南一带的农作物生长期比现在要短半个月,北方则要短二十天。

这种严寒的气候对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形成了巨大的危害。

除了严寒气候,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又刚好赶上了千年不遇的干旱气候,尤其是黄河流域,持续三次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

严寒加上大旱让农业生产雪上加霜,即便是在政治稳定时期,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已经十分棘手。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朝廷却还加税,至于赈灾什么的,官府没钱,根本做不起来。

明朝的税赋很不合理,主要集中在田税上,工商和采矿方面的税收都少得可怜。

把持朝政的东林党认为这些税都是与民争利,不应该收的。

有个南方富省,一年收上来的茶税只有八两银子,官员反而引以为傲,认为这是与民方便的仁政。

可是在这个事实的背后,经营工、商、矿业的富豪,如果不是重臣的亲戚,至少也有他们当靠山。

所以,东林党不愿意收这些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银子落到自己口袋才是最安稳的。

至于朝廷没钱,让皇帝自己想办法吧。

朱由检没办法,便将希望都寄托在了唐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