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宁道:“启禀章大人。卑职昨晚在四川司邱辟疆处得闻,南直隶凤阳府送来一份公文”
道宗皇帝朱蕴基已经有四五年没怎么理政了,每月上朝也就两三天,其他时间都泡在西苑自己玩修仙的游戏。
之所以如此,除了天生懒癌,难以应付宗室日渐浩繁的开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朕管不了,也不想管,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了,也是先砸你们,所以,还是你们自己想辙这日收到户部、礼部联署的奏折,一看之下,顿时来了兴致。
散了朝,特意把林陈二位叫到瀛台,听到林乃器说到“晋豫之粮,犹不足供二省宗室禄米之半”时当即下了决心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夺爵行动,在两京十三省悄无声息又雷霆万钧地的开始了。
趴在床上半死不活的三姨丈被抬到门口接旨时,还以为是圣天子给自己出气,正自咬牙切齿地高兴,没想觑见大仇人杨明桢也大模大样跟在天使太监的队伍里,心里顿觉不妙。等大家全伏地接旨,一个晴天霹雳打下来,听到“藐视朝纲,形同大逆,姑念旁枝宗亲,加恩着赐自尽”时傻了眼,趴一边的三表姨刚刚直起身想撒泼,手里依然捧着故意张展着没合上圣旨的太监来福喝到:“大胆天使宣旨如天子亲临大不敬来人,给咱家看打”
来福是都知监的太监。都知监属大明十二监初始是二十四监,后来精简了,以后会详说之一,负责帝王出行耀武扬威壮门面的。每一“监”由三个领导管理,此时的“太监”是官职,正四品;副手叫“少监”,分左右,都是从四品。把所有公公都叫太监,是后来的谀称,再变成贬义则更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因为此行的目的是宗室夺爵而非到苦寒边塞监督军纪,圣天子又要拿这个第一例当样板,所以派出都知监的老大太监,亲自出马。
在宫中混了几十年做到一监之首,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碟使绊子的功夫来福自是炉火纯青。内监是帝王的家奴,宗室是帝王的亲人,再远的亲属,地位也比家奴高得多。所以,在平时,理论上来福见了宗室是要磕头的。不过,有个例外:圣旨在手时。圣旨在手,如天子亲临如果把圣旨合起来交给领旨一方,来福立刻会回归家奴身份,三表姨三姨丈动手揍他都不能躲的。不过,在暗潮汹涌无一刻停歇的大内混得得心应手的来福,想收拾几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还不容易如果对方不上当,来福还准备了另一手:骂街。京城的人,骂街本领本就是天生的冠绝九州,宫里的公公们,那更是出神入化,独步宇内反正圣上已经交代了要“训诫”,骂一句和骂一天便没有任何区别只要你跪麻了腿略微挪动一下,大不敬的罪名可就在那里等着你呢
来福领过旨,尤其是得了圣天子和几位阁老的暗示,这等情形,一行人早有准备。两个飞鱼锦衣卫箭步上前,一人从背后拢住三表姨双臂,另一人抡圆了胳膊噼噼啪啪一记又一记大嘴巴狠狠地抽了下去锦衣卫是天子亲兵,此行派出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人才,再经过提督厂主的点拨、来福一路上的旁敲侧击,早就对该做的事了然于胸。
眼见着三表姨也被抽得还剩半口气,来福轻咳一声止住飞鱼,合上圣旨,恢复了太监的本来身份,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皇命在身,来福请姨奶奶恕罪了哈。”把圣旨往她怀里一塞:“您收好,可别掉了那更是大不敬小人再有心,也不能再护着您呐”差点被活活抽死的三表姨,用残存的一点心智琢磨:这通大嘴巴子,真的是有心真的是护着我么,怎么有点不对劲儿呢越想越迷糊,头一歪,昏死过去了。
来福太监转头对吓傻了的三姨丈呲牙一乐:“来福这就帮三姨丈您选个福地吧。”伸手一指正堂,“咱家看这儿就不错。”说着一努嘴,两个飞鱼从怀里掏出段淡黄色的绫子抛过梁,飞快地挽了扣儿,拖了把椅子,连拉带拽地把三姨丈往上一架,将绞扣套在颈上。
本来一直趴着的三姨丈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居然稳稳地站住了,没牙的嘴兀自含混不清地呜囔着“饶命”,来福抬眼望了望,叹口气:“你们倒是帮一把啊”一个飞鱼二话不说,一脚便踹翻了椅子。一行人仰着头,饶有兴致地望着三姨丈渐渐不再蹬腿,悬在那里悠悠荡着。
与此同时,两京十三省的官员们,都得到圣天子“朕谨恪祖训,以德牧天下著地方尽行具奏宗室子弟不法事,欺匿者重治其罪”的明令。
官道上,南来北往东驰西奔的驿马络绎不绝。收各地的官员们收到命令后,不约而同地想念起远在京师的座师长辈,纷纷送去门生弟子的问候与祝福。当然,末了都会转弯抹角地提到一句自己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惑,求恩师长辈提点。至于究竟是什么困惑,却没人提到。京师里的大人们,也都在回信的同时,再次谆谆教导门生子侄,不论遇到各种困惑,都要牢记:心系苍生,不畏权贵,为圣天子分忧,为大明社稷造福
不久,雪片似的奏章涌向京师。
圣天子“震怒”了,嗯,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秦府会宁县君出府,往来凤翔地方居住”赐县君自尽其父辅国将军公鐼革去禄米之半
“降宁府钟陵王觐锥纵欲乱常,欺污子妾、宸湤不谏父恶,私通宫人”夺爵,废为庶人
“荆王见潚悖违祖训,灭绝天理”夺爵,废为庶人,锢之西内
“晋府宁化王钟鈵与弟镇国将军钟錥不相能,钟錥乃尽发钟鈵诸不法事,钟鈵亦讦钟錥不孝”钟鈵革去冠带禄米、钟錥革去禄米三之二
“宁化王府辅国将军钟铠暮夜常轻身至娼家,或舁入府中,流连不绝数年”革岁禄三之二
初出茅庐,不畏权贵的杨明桢在大明官场上声名鹊起,得到了圣天子的亲口褒奖不久,奉旨调回京师,入职督察院,任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