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八公山(1 / 2)

烽火十国 青璃居士 1602 字 2天前

八公山上,李源正焦躁不安地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按理来说,面对即将要到来的大战,作为主帅应该沉下心气,但李源此时的内心不安之感愈发浓烈。

自日出时分开始,李源便先后派遣了数道轻骑下山打探,但直到日头高悬,却无一人归营。

此时对于叛军或是刘仁瞻部的动向,李源仍是一概不知,对于战事的布局筹划也大受影响。实际上不仅李源焦急,心系刘仁瞻安危的周廷构等一干鄂州将领,已是几次三番向李源请战,心里早就按捺不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营帐外终于传来几串急促的脚步声,只听见周廷构急切地喊道:“李大帅,斥候回营了”

帐外负责保护李源的林嗣昌,赶忙拦道:“大帅在里头歇息呢”

“嗣昌,快请周将军进来传我军令,召众将议事”

李源本就等得心急,此时连忙从铺上一跃而起,快速披挂盔甲,又整理好发髻,端坐好等待众将来临。

帅帐中,军中大小将领已全数聚齐。李源正皱着眉头,盯着面前一名浑身狼藉的士兵,众人正仔细地听着他的汇报。

据这名叫作沈弘的斥候所言,晨间李源派出的那些斥候,路过寿州城东门时,几乎都死于叛军的乱箭之下,唯有他及时弃马窜入密林中,这才得以幸存。而沈弘也不负使命,径直沿着林间小道向南步行摸索,直到午后才终于望见了刘仁瞻驻扎在寿州城南的大营,那时叛军正在四面合围,沈弘根本没法接近传信,于是只能赶紧从原路返回。

听到此处,李源心中一紧,随后追问道:“你可看清了,叛军此时有多少兵马”

“回大帅,太多了小人只能从叛军的战旗粗略估算,至少,至少六七万”

周廷构不假思索地开口斥骂:“娘的,这不是胡言乱语么李金全从哪变出这么多人来你莫不是心生畏惧,眼睛看花了”

沈弘倒是不怯,咬牙应声道:“将军,战事紧急,小人怎敢欺瞒小人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看得是清清楚楚刘大帅所部此时四面皆敌,北面和东面的叛军最多,皆是从寿州城内出来的,而西面、南面也有两支兵马赶来增援,人数大致都在一万上下。”

瞧着沈弘表现似是坦然,李源心中却如坠冰窖,沉下脸色问道:“怎么还有两支兵马你可曾看清,他们打的是什么旗号”

“大帅,西面的那支兵马小人不认得,但南面的兵马小人看清了,是保信军的战旗。”

周廷构当即起身,怒气冲冲地吼道:“若真是保信军,便是那庐州刺史李嵩”

这名字倒是陌生,李源不免疑惑道:“李嵩是何人”

只见周廷构一脸愤恨地咬牙说道:“同叛贼李金全一样,保大五年从中原叛逃的降将”

李源不再接话,稳住心神思忖道,这沈弘毕竟是自己从朗州带来的,所言应该非虚。而照着周廷构所说,李嵩与李金全同为降将,庐州的兵马已然从叛,再加上寿州城的叛军主力,刘仁瞻部此时面对至少三倍于己的敌人,叛军合围,已陷绝境。

而按着李源原先的计划,本是想与刘仁瞻取得联络后,以八公山的唐军大营与其相互策应救援,或是尽早合兵一处,借八公山上的布置徐徐图之。

但由于沈弘无法接近城南大营,与刘仁瞻部失联,自己的计划显然已被打乱,而沈弘步行往返又耗去了不少时辰,此时刘仁瞻部必定已在血战中,且岌岌可危。

李源不禁陷入了迷茫,当此危难之际,到底该如何进军才能扭转局势

此时周廷构忽而躬下身,满脸心切地开口道:“李大帅,此时我家大帅已陷入绝境,末将请您快快发兵救援”